我的童年,那年那山那些事儿

打小记事起,就是看爸妈哥姐一等农活不忙的时候,就去山上打柴火,去巡山的时候带些柴火回来,放牛接牛的时候也带些柴火回来。我们就是山区,房子前后是田地,往上去不了水的地方就种土,再往上就是山了,有竹山杉林,也有全是杂木的山林,乔木灌木荆棘蓬。我们小时候是属于放养的,学习能力可能不太行,但能跑能跳特能皮。到我们五六岁的时候,也开始去山上打柴火了。

大人打柴火是给一家人过冬用的,特别是在秋收以后的时间里,属于冬闲的日子,但农村人是闲不下来的,所以一到冬天是老老少少都在砍柴火。大人们去的地方远,他们砍的是水桶般的大树,少说也得是菜碗大小的,而我们是找那些灌木丛、砍杉伐竹后的枝桠。那时候全是靠的烧柴火,所以每年的用度极大,因为不光是煮饭烧菜,每家还会养一两头猪,那时候全靠煮潲喂的,水凉,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,都需要烧水洗澡,每天都得用几十斤干柴。

跟我一摊长大的年龄只差几岁的有十来个孩子,别看大家有读书的有还没到读书年龄的,但是从小就开始在比了,谁打的柴火多,谁打的柴火好,谁捆的柴火是服帖顺溜的,谁能背得更远,真的能比能较劲的地方太多了。

打回家的柴火,我们小孩子打的自然是很容易晾干,可大人们打的,大多都是要劈开的,所以每年都是大家一起出动打柴火,等都打得差不多了,可以支持第二年用的了,就开始劈柴火了,每家每户都会传来斧子劈柴的声音,还伴随着斧子敲击柴尖的声音,柴尖是我们用坚硬的木头削的,前面削出一个楔形,有些大木头光用斧头是劈不开的,可以用柴尖给涨开。

冬日里,这边做着饭,坐在炉火前给灶里上着柴火,当然姐妹多的是用火桶火箱在别的房间烤火去了。在湖南这地儿,不像北方的冷,也没有广东海南的温度,冬天是必须要烤火的,即便现在大家装空调了,但烤火的习俗依然保持着。火桶等于是一条可以坐的凳子,是木头做的,里面可以放一盆火,一个人坐着烤火,小时候各家椅子都很少的,每家都会有几个火桶。而火箱可以看成一个上面没盖子的柜子,中间有一阶木格子,下面放一两盆火,看火箱的大小,里面可以坐几个人烤火。即便是老式的小火箱,外面再用长凳子扩一扩容就不会那么挤,那也能容纳一家四五口人一起烤火取暖的。

打回来的柴火,在童年最美好最得意的自然就是用自己打的柴火做的饭菜了,我是最小的一个,当爸妈在厨房里忙活,我会献宝式的把自己打的柴火拿进厨房来,让爸妈用我打的柴火,听着爸妈的夸奖,那是童年里最为美好的回忆了。

随着我们这一摊人长大,比我们更小的那一代90后00后,基本就不再进山了,虽然就生长在山脚下,他们的活动范围更多的就在房前屋后,从这家玩到那家,却不再像我们年纪小小的就往山里跑十来里了。这样的回忆必定只是这一代人的共鸣,对于没有这些经历的人来说,就显得是想像之外的事情了。

很多事情不回忆也就烂在记忆深处,偶尔有同龄人提及的时候才会稍稍翻出来一点点。这次是前有看到小伙伴在墨铺主播网写的一些个人生活体验,觉得挺有意思的,今天也恰好在抖音上看到有关打柴火的一段视频,于是就勾起了儿时的回忆,那段简单的快乐,单纯美好的时光,那段累并快乐着,那段天天盼着自己长大的时光。大家好,我是五爷,是一个奔四的少年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点赞0 分享
小花园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